今天下午乔治陪我去开了会,结束就要五点多了,我告诉乔治,今天晚上有做馒头哦,是做玉米馒头。乔治说,妈妈我做过玉米馒头的,之前就做过了我这次就不去了。我当下第一反应是和乔治确认真的做过吗?我不记得呢?然后问乔治玉米馒头怎么做,他很清楚的给我阐述了做玉米和玉米叶的步骤。我才相信原来他真的做过,就有点打退堂鼓了,今天确实累了,明天还要上学,那这次食育课要不就不去了吧。内心有种力量像在牵引我一样,我还是没有同意,而是和乔治说那你看你之前做过,这次又去做玉米馒头的话也许会发现新的做法和体会哦,如果有小朋友没有做过,你还能去帮助别人呢。乔治就很愉快的同意了,和我一起来到了俱乐部。我参加翠微老师的案例课的时候讲了这个小插曲,又联想到上周学习的根本法,突然有点悟了。 根本法有些是我们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约定的一些规则,有些是我们内心潜意识行为的准则。我个人就是轻易不开头,但是一件事情开头了就一定做完整,所以对孩子自己选择的一些活动甚至课程,我们事前准备沟通,也会尽量协助孩子做完,保证节奏。我自己的价值观塑造了我的行为,我的行为又会去影响孩子,这不仅是价值观的传递,也是以身作则的根本法。所以,育儿的学习最终是对我自己的塑造。 感谢翠微老师对我的提点,还有案例课各位妈妈们对我的肯定和鼓励,让保持输出的节奏,就收获了对自己的反思。翠微老师对于初中生妈妈问题的回答,让我意识到了孩子从小底层逻辑的建立的重要性,和我自己思维的一些局限性。我还需要继续逻辑的学习,运用导向正面培养孩子能力,渔比鱼更能让孩子去面对生活中社会中遇到的问题。 食物课结束后,和乔治一起复盘,再次做玉米馒头有没有跟上次不一样的呀?乔治说,这次比上次做得快做得多,比不会做的小朋友做的快,而且提醒我记得把下半年的食育课也要给他报名了。感谢今天小小的坚持,让我和乔治都分别收获了新的东西,我们又一次成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