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作息时间:7:15—21:50 今日运动项目+时长:跳绳 今日阅读书籍+时长:无 今日情绪状态: 今日自理项目: 今日家务项目: 今日孝敬感恩: 今日进步点: 今日互动场景: 分享了学校3件开心的事,可以兑换礼物了,黄妈妈讲了手术室的故事,王老师领了20张盐币(表现好可以奖励) 到家就继续拼望远镜积木,吃饭时间到了都还没来,必须要把那个步骤拼完,6.20才来,看到都是喜欢吃的菜吃的比较多又慢,6.30才进教室,还让我把剩余的几口饭留着下课来吃。告知不能吃了。 下课后哥哥吐了有点发烧我在照顾哥哥去买药这些,让他自己安排。结果我回来快9.30还没洗漱,估计又在拼。结果桌面书包都没收拾。睡前收书包才发现有张词语过关单还没写。问他咋办?他:要么现在写。我:不行,已经超过睡觉时间了。他:那明早起来写。我:因为拼玩具饭没吃完,上课迟到,也没收守时睡觉,如果不能管理好,那积木只能帮你收起来我保管,周末才能拼了。他:那再给一次机会吗。我:好的。 今早7点喊起来就起不来,7.15才穿衣服。我去送哥哥了,回来他说调了绳,也补了词语单,今天有进步效率很高。 家长今日进步点:没有发飙 家长明天想提升:嘴角上扬
小李和小张同时进入公司,一段时间后,小张升职加薪一路顺遂,小李却仍在原地徘徊。心有不甘的小李找老板讨说法,老板便安排他们去查看菜市场情况。小李看到一车白菜后匆忙回禀,面对老板进一步询问白菜重量和价格时,他显得手忙脚乱,还委屈老板没提前告知需求。而小张出去后,不仅带回了白菜的数量、价格,还因白菜新鲜带回样品,甚至把卖菜的大伯也请了过来。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,清晰映照出小李和小张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。小李习惯被动等待指令,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思维局限在任务的表面,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意识。而小张呢,他主动挖掘任务背后的需求,全方位收集信息,还积极采取行动,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 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,又有多少人是小李,而不是小张呢?在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满足于完成领导交代的基本任务,却很少主动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、更全面。领导让写一份报告,我们可能只是简单罗列资料,却没有深入分析数据,提出有价值的见解;安排组织一场活动,我们可能只关注流程的基本执行,却忽略了细节优化和效果评估。 通过这个故事,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职场经验。首先,我们要有主动思维,面对任务时,不要仅仅满足于完成表面要求,而是要深入思考任务的目的和潜在需求,多问自己“为什么”和“还能做什么”。其次,要注重信息的全面收集和整理。在工作中,掌握的信息越全面,做出的决策就越准确,提供的方案就越完善。最后,积极行动并主动提供解决方案是关键。遇到问题不能只是抱怨或等待他人解决,而是要主动寻找方法,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。 未来,我决心以小张为榜样,积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。在接到任务时,主动与领导沟通,明确任务目标和期望;收集信息时,做到全面细致,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;完成任务后,主动进行复盘总结,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。